若道为规则,必无情。然吾窃以一话为真,大衍之数五十,天道去其一,谓之一线生机。
茫茫之中,道定人命,人改其运,环境造其势,皆不可一盖论之。
事无常态,人无常形。唯其变化不变,规律不改。然纵观千古,何人能把握之。非是不知,只是过于残酷矣。
人之生老病死,花之开谢枯荣,季节之交替,四时之变化。皆可为道,亦又不可为道。
道无常形,亦无常态。可为汝之一思,亦可为国之兴衰。皆可为道,亦又不可为道。
(四)阅书
读百书者,如见花开。读千书者,如见苍凉。阅万书者,如见朝暮。
(五)修身
儒者,当养一身浩然正气。三省已身,可忠已,忠人,忠心。三思行则,可曾思已之过,他人之长,习之所得也。
君子取义,小人取利,君子见仁,小人见势,所以君子者,无所惧,亦无所取。小人者,惊喜怒,顺势倒,心力憔悴,两股战战,恐有所失而万劫不复,自不得安宁。
子曰:“岁寒,而后之松柏之凋也。”修身何意?浩然正气何意?修身以养性,养性而生浩然正气,然浩然正气既生,自不畏邪秽,不慌突然之事,自可沉着而对之。
又曰,不违心,不违已,不违社会,不违天下,常思已之过,鉴他人之长,如此可为修身否?答曰,尚可,贫亦知乐,富亦知礼。自强而不息,厚德以载物,不骄,不傲,虚心以学,书常温而有所得,便可为修身矣。
(六)因果
种其因,行其迹,得其果,便为因果矣。
(七)论魔
魔者,执念尔,执念,魔考尔,然人不可无执,亦不可无念,所以者,天下皆魔,而又何论善恶?唯心尔,唯行尔,唯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