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付军长请战,心里难受的各卫队旅(1 / 2)

昨天码字的时候太困直接睡着了,导致欠了一千字,我把这一千字放在了上一章的末尾分割线以后,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眼。

-----------------

“其实不止是步兵联队,骑炮工辎也会抽调一部分人手,并且从已有常设师团抽调部队、或者利用该师团的预备役兵员征调的师团会在原有师团的番号上加上一百。”

白远:“也就是说现在的第14师团是三个联队?其中一个由老兵组成的联队被稀释在了第114师团?难怪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那第五师团呢?有没有分出去一个105师团?”

徐秋云先是对白远前面的提问进行解答:“没错,岛国当局其实对于突然开启的全面战争准备的也不那么充分……他们甚至还没有总座您未雨绸缪,所以只能采用这种办法扩充部队。

不过他们也是在试行阶段,因此这种序号一百以后的师团在战场上还不常见,这次如果能跟第114师团交上手,那么也算是首战了。”

随后又针对第五师团的问题单独补充说:“至于第五师团是否会分出部队扩编……我想短时间内应该看不到第105师团的番号的。

这些特设师团的兵源是各常设师团原本的补充部队,而第五师团的补充部队一直专供于板垣徵四郎,这也是为什么第五师团战斗力如此强悍的原因。

哪怕是遭到重创,凭借着这些预备役成员他也能快速补充消耗,所以势头一直很猛。”

付七陆看着侃侃而谈的徐秋云,像个鹌鹑一样尴尬地站在一边。

白远则是不在意的摆摆手。

付七陆之前都没在齐鲁驻扎,让他一个一直在晋省的将军去讲解整个华北战场的局势显然有点强人所难了。

徐秋云也是解围道:“我这些也是来之前听柳总参说的,毕竟他一直负责情报部门……应该跟您汇报过。”

这下轮到白远老脸一红了。

平时的事务那么多,尤其是最近他的精力一直放在更新的系统上,可能还真给这种情报方面的汇报给漏了。

“咳咳,好了好了,不要再说这些了。”

白远抬手制止徐秋云后又问:“作战计划准备的怎么样?参战各旅、师的情况呢?还有对于战争的动员如何了?”

徐秋云:“在说作战计划前,我先介绍一下我军在华北的军事力量,以及敌军的军事力量,进行一下军事实力对比?”

白远点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让徐秋云开始。

徐秋云先是喝了口水清清嗓子,然后开始介绍:“目前,我军精锐有超过一半在吴敌司令的东北集团军,于是总部从剩下的精锐里抽调部队,组成我华北集团军。

由于王牌第1师要戍守京畿,第17师协助防御,所以我集团群编制目前含第3、第5、第8、第10、第13、第14、第15、第16合计八个步兵师。

特殊兵种含1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骑兵师,还有从锦中方向调过来的一个炮师。

但炮师的重炮太多,运输不便,再加上目前的战场也没有适合大规模展开重炮群的阵地,所以他们还留守在北平待命。

此外,我集团军还有10个卫队旅,其中包含了付军长的六个卫队旅在内。

其中,主力精锐十四万九千余人,算上卫队旅合计近二十万大军。”

听徐秋云话里的意思是将他们斥为二线部队,顿时不满反驳:“徐司令,其他各旅的情况我不清楚,但第1军你是知道的,也看见了,拿着这么好的装备,和小鬼一对一我们也不怕……”

付七陆还想再说什么,但白白远打断了。

他示意付七陆稍安勿躁后,给了徐秋云一个继续的眼神并问道:“日方的华北方面军呢?”

“详细的不清楚,但差不多有三十五万!”

白远点点头,叉着双手托起下巴:“嗯……二十万对三十五万,这是一锅夹生饭……诶不对啊,日军满打满算只有六个师团,其中还包括第114师团,哪来的三十五万部队?”

本来以为是一场以少打多的对局,还想复刻一下经典名场面的白远,在稍一思索后顿觉不对。

徐秋云:“华北方面军还有些直属部队的,比如天津方向的野战重炮第二旅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战车大队、航空兵团等等……”

白远心里快速默算,然后皱起眉头:“那也不对啊!他这点直属部队总不可能塞的人比所有主战师团加起来还多吧?”

“还有五六万人的兵站维持,以及后勤部队,另外伪军也有七八万……”说到后面,徐秋云的声音都变小了。

白远的表情也跟着变成了流汗黄豆。

好家伙,合着我军只算主力作战部队……连神秘势力配合打游击的部队都不算,敌军就连烧炉子捡柴禾的大爷都得算上。

何况还有三个来自普鲁士的师……就算没有完全整编好,可凑一凑还是能出一个师的,好歹也有一两万人呢!

而看徐秋云的架势,就算硬凑也要凑成以少战多的局面是吧?

突然之间,白远有点后悔没让徐秋云去主持新闻部门。

“你……”他指着徐秋云指了半天,没想出什么话,最后只得变成了大拇指,“你说的没错,此战我们以少战多,一定要登报大肆宣扬,才不负国民之期望!”

事实上,日军根本不知道白远在维持东北战场的同时,还能组建起华北集团军,并有这么多的精锐部队。

白远一直在给他们震惊。

从刚开始的在眼皮子底下掏出武器武装部队。

到后面组建几个师的精锐部队,霸占察哈尔并稳住脚跟。

再到动员一个集团军,打算一战按死东关军。

这已经是岛国思考的极限了。

这个暴兵速度,对比进行总动员之前的岛国也不算慢了。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也是白远的极限。

如果让他们知道此时的白远竟然又在华北集结了这么大规模的力量,那他们是打死也不敢起‘截断白远势力首尾’这么荒谬想法的!

有时候,信息差真的很致命!

但白远也不可能当骄兵。

吴敌在东北按着东关军的头打,那是吴敌的本事。

而且鬼子的主战部队差不多有十五万,他的主力精锐也是十五万,属于是一比一的主力配置,而自己的八个步兵师虽然都是精锐级别。

但其中第13、14、15、16四个步兵师是几乎没有血战经历的,还需要磨砺和成长。

最重要的是,万一他亲自指挥战争还打输了,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

“关于作战计划……是按照总座您的设想将整个华北分割成三块。

其中晋省的华北方面军本部,及其下辖的第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围困在晋省,第一军的第十四师团和第一百一十四师团留在冀省,第二军的第十师团和第十六师团流放齐省。”

“其中晋省战场是最先行动,我军会先撤出两个卫队旅,并由我派出的那个团(含三个步兵营)负责断后,然后借着日军的激进心理,将他们放进忻州。

忻州的地形四面环山,只有南北两个谷口,本身就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