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战斗打过了不下三十次。
在平原上不论是重骑还是轻骑,都没有正面冲锋硬刚已经列阵步兵的打法。
倒不是不能这么用,就是有点糟蹋了,正面冲锋是损伤最大的下下策,除非是特定的时候,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不说别的,就算重骑跟步兵1换2,都是重骑亏。
这几个指挥的万户在试探了之后,火枪齐射的压制力足够跟重骑拼出一换一的战绩了,盲目冲锋是不明智的,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撤退收缩兵力。
这两天里就草原兵在四处机动寻找战机。
而姚武这边就收缩兵力稳固在主营、和30里之外沿河据点这两处,除去了机动在外的8000轻骑之外,两个营地都有三万人左右的驻军,完全不怕敌人死磕。
至于粮道,也有卫兵营的三万精锐在防御,现在就是等待一个机会。
这两天里,就变成了最初的样子,他们依托大营、据点,让火枪营出营骚扰,有巢车的观望,30里的范围内有大军调动看的一清二楚,根本不担心被骑兵绕后埋伏。
双方这么拉扯了两天的时间,也是互有伤亡。
虽然没有歼敌,也没有驱离,姚武的另一个作用也达到了。
他探明了南路敌军的数量,4万余人。
整个草原就这么大,他们铺不开,敌军数量更少只有20万,南路只有五分之一,剩下的就在中路和北路了。
第八日。
敌军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们试探着对南路军的营地发动了攻击。
这里是姚武的主场。
按照预想的是,轻骑可以在接触之前就用弓箭,在轻骑的机动之下可进可退。
这一次姚武没有用火枪营,而是布置出了劲弩营。
相比于火枪,这种场合弓弩的组合更好用。
因为弩射的更远,它的蓄力方式。
然后消失了两天的另一波敌人也出现了。
姚武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当他们有信心发动总攻的时候,就是自己收割的时候。
就在骑兵准备利用突然出现的这个时间差,攻击据点两线的时候。
火炮响了。
20门火炮并不多,填装的速度也并不快。
但是两公里的射程足够了。
火炮过后,在两公里的范围上被轰出了一条割裂的线,敌先锋和步兵被分割开。
这时候已经没有撤退的可能。
500米的轻型炮,300米的弩箭,200米的火枪,150米的弓箭,这个就是姚武最拿手的梯次火力封锁。
南路军的第一据点外炮声冲天。
30里外的埋伏的轻骑听见炮声,20分钟之内就能赶到。
姚武脸上并没有喜色,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就是不知道这一仗要死多少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