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7章 铁盾牌(2 / 2)

不过蒙古人的阵型没有什么花样,都是呈现出一个个密集的方阵。

这些队形在冷兵器交战当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很大程度的发挥出一支军队的战斗水平。

但是在热武器作战的情况之下,军队就不能这样训练了。

最重要的就是体能和作战素质的训练,至于队列队形,那都是在训练时期为了培养士兵令行禁止的素质。至于在真正的战斗当中,队形就不重要了,只要将军队铺开就行。

防御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将军队分散在构筑的前沿阵线之上,依托防御工事对攻击上来的敌人进行打击。

在进攻的时候,也同样不讲究队形队列。不过进攻的士兵也不是自由散漫的随意攻击,而是成建制的,在将领的指挥之下,按照一定的路线前进。

至于在前进的过程当中,是否还保持着队形,在这一点上是不做要求。

甚至是在进攻前进的时候,还要依托地形对路线做适当的调整。士兵个体有着高度的自主性,可以根据地形作出相应的战术动作。

如果用几何图形来解释的话,蒙古军队这边的队形,就就是以面积为单位计算的。而冷锋这边的队伍,则是以线的长短为单位计算的。

这样一来,即使冷锋这边的军队数量,远远不如蒙古人那边多,但是看上去规模却是更加庞大。

毕竟队伍拉伸开来之后,从视觉效果上看,人数要比实际情况多得多。

战场的正前方,蒙古军队依然还在继续向前冲锋。

他们的目的,就是冲击到对面军队的阵营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他们的人数优势,利用手中的冷兵器来打败对手。

蒙古军方的各级将领为了这次战役,都是接受过特别培训的。对于这场战役如何指挥,早就有了一套规划。

只要发起冲锋,中途是不会撤退的。因为一旦撤退,他们明白以对方军队之中所使用的那种武器来看,根本就是退无可退,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对方的手中。

就在正面战线这边发动猛烈的炮火攻击的时候,左右两侧的包抄军队也同时现身。

对于这种情况,蒙古人那边也提前预料到了。以国师的能力,如果这一点都猜不到的话,那么他也不会采用这种方法来和冷锋的军队对战。

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左右两侧的那些奴隶军团的士兵,迅速的从壕沟当中跳了出来,并且在两侧竖起了一道高高的铁盾牌。

不过他们并没有举起盾牌往前移动,而是将盾牌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地面上。

蒙古军方制定的这套作战计划,中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进攻武阳关外的敌军前沿阵地。

至于左右两侧可能会出现的包抄队伍,他们不会分出多少兵力前来应付,只要让那些奴隶军团在左右两侧竖起盾牌防御就行。

也不用担心冷锋的军队敢从左右两侧冲击下来,甚至还期待对方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