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明星中的明星(2 / 2)

“好字!”

“小同志,写得好!”

他转过头,目光如电,直视着脸色煞白的马科长。

“马科长,我们单位,就需要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而不是那些整天琢磨领导喜好,把心思用在歪门邪道上的人!”

刘局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马科长的心上。

马科长一个踉跄,几乎站立不稳。

她手中的枸杞保温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滚到了一边。

里面红色的枸杞水流了一地,狼狈不堪。

小品,在这一刻落幕。

舞台灯光骤然亮起,将徐乐、吴萱萱、陈刚三人的身影清晰地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所有观众都自发地站了起来,用最热烈的方式,向这个作品,向这几位演员,致以最高的敬意。

主持人何炅和汪涵,眼眶都有些微微泛红,快步走上舞台。

“感谢!”

“太感谢三位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如此深刻的一个作品!”

何炅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说实话,在春晚的舞台上,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这么敢说,这么有力量的语言类节目了。”

汪涵接过话头,目光充满了赞许。

“它不仅仅是好笑,更是在欢笑过后,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徐乐,吴萱萱,还有我们的老戏骨陈刚老师,你们的表演,堪称完美!”

掌声再次响起。

吴萱萱对着观众深深鞠躬,脸上还带着马科长的角色惯性,一时之间有些恍惚。

陈刚老师则是一脸淡然的微笑,尽显老艺术家的风范。

而徐乐,站在舞台中央,灯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平静地微笑着,接受着所有的赞誉,仿佛刚才那个将小人物演绎得出神入化的,并不是他自己。

这个小品,毫无疑问,成为了今晚春晚最大的爆款。

节目还在继续。

一个名为《梨园新声》的戏曲跨界节目,带来了极致的视听盛宴。

京剧的高亢、越剧的婉约、豫剧的铿锵,在古风戏台上轮番上演。

紧接着,流行歌手用戏腔改编的《青花瓷》响起,配合着昆曲演员行云流水般的水袖舞,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让观众们如痴如醉。

随后登场的,是情景歌舞《记忆行李箱》。

舞台变成了老旧的火车站台,演员们拖着各自的行李箱,在歌声与独白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归途与离别的故事。

当高潮部分,所有行李箱同时打开,投射出家人温暖的视频祝福时,一曲《故乡的云》大合唱响起,现场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那份对家的思念,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情感。

光影诗剧《汉字的呼吸》更是将晚会的艺术格调推向了顶峰。

朗诵者吟诵着《诗经》的古朴与《楚辞》的浪漫。

舞台地面的巨型LEd屏上,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汉字的演变如水墨画般流淌开来。

演员的肢体,模拟着笔画的走势,与古琴电子混音完美融合。

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瑰丽,在这一刻,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主持人宣布春晚圆满结束时,整个演播大厅化作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无数彩带与气球从天而降。

所有演职人员涌上舞台,互相拥抱,庆祝着这场盛会的成功。

徐乐被几个相熟的歌手拉着,正准备找个角落喘口气。

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根本无处可躲。

“徐乐老师!”

一个声音传来,是刚才表演《梨园新声》的一位青年京剧名家。

他一脸激动地挤了过来。

“您那个小品太绝了!能不能给我签个名?我全家都特别喜欢您!”

徐乐有些意外,但还是笑着接过了纸笔。

这只是一个开始。

“徐导!我是张寒,一个小导演。”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满脸崇拜地看着他。

“您那个小品,那镜头感,那节奏,那包袱,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以后有机会,希望能跟您学习学习!”

“乐神!签个名吧!我女朋友是你的铁粉,我得带回去给她一个惊喜!”

这是一个当红的流量小生,此刻却像个小粉丝一样。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

有演员,有歌手,有导演,有舞蹈家,甚至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

他们看向徐乐的眼神,不再是看一个后辈,也不是看一个普通的当红明星。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一个艺术家的尊重与认可。

不远处的吴萱萱看着被人群簇拥的徐乐,眼中异彩连连,她觉得徐乐是明星中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