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军权角逐(2 / 2)

萧虎从容出列,向忽必烈行礼后说道:“殿下明察!汉地局势复杂,北方部族对边境虎视眈眈,南方匪患尚未根除。虎卫营若被抽调,汉地必将陷入混乱。臣并非抗命,实乃为大元江山社稷考虑!” 萧虎的话语有理有据,眼神中充满了对大元的忠诚和对局势的担忧。

忽必烈看着争执不下的双方,眉头紧锁。他深知贵由和萧虎之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但此时若处理不当,必将引发内乱。“此事事关重大,容本王再做商议。” 忽必烈最终说道,心中已经开始权衡利弊,思考如何平息这场风波。

会后,贵由不肯善罢甘休,他秘密召见斡赤斤王爷等亲信,谋划着更为激进的行动。“萧虎一日不除,我寝食难安!” 贵由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们可以在汉地制造混乱,挑起事端,让萧虎疲于应对,然后趁机出兵!”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斡赤斤王爷点头称是:“大汗妙计!我在汉地有些旧部,可让他们制造骚乱,扰乱萧虎的部署。” 斡赤斤王爷急于在贵由面前立功,心中盘算着如何从这场混乱中获取利益。

不久后,汉地多处发生骚乱,城中店铺被抢,百姓人心惶惶。萧虎立即判断出这是贵由的阴谋,他迅速调集虎卫营,前往各处平乱。他对虎卫营将士们下令:“此次平乱,不仅是为了守护百姓,更是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大人,此次骚乱来势汹汹,背后定有黑手。” 虎卫营指挥使王坚向萧虎禀报道,“据密探回报,这些骚乱的领头人,与贵由的亲信有往来。” 王坚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对贵由的所作所为深感不齿。

萧虎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贵由果然不择手段!传令下去,平乱之时务必抓活口,我要让他的阴谋大白于天下!” 萧虎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贵由的阴谋付出代价,维护大元的稳定。

在虎卫营的强力镇压下,骚乱逐渐平息。萧虎从抓获的领头人口中,得到了贵由暗中指使的证据。他立即将证据整理成册,派人送往开平府,呈递给忽必烈。他在附信中写道:“殿下,贵由为夺军权,不择手段,望殿下明察,还汉地一个安宁。”

贵由得知阴谋败露后,恼羞成怒,决定孤注一掷。他以 “清君侧” 为名,集结部分宗王的军队,准备向汉地进发。他在誓师大会上,蛊惑士兵:“萧虎意图谋反,我们此次出征,是为了维护大元的正统,为了大汗的荣耀!” 一时间,草原上战云密布,局势一触即发。

忽必烈得知贵由起兵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他深知若双方开战,大元必将陷入内乱,国力也将受到严重削弱。于是,他紧急召集诸王贵族,商议对策。他神色严肃地对众人说:“贵由此举,实乃大错特错!若内战爆发,大元将万劫不复,我们必须阻止这场战争。”

“贵由此举,实乃大错特错!” 忽必烈神色严肃,目光扫视全场,“萧虎对大元忠心耿耿,守卫汉地有功。贵由无端猜忌,起兵讨伐,是置大元江山于不顾!” 忽必烈的话语威严有力,让在场的诸王贵族都感受到了压力。

在忽必烈的威压下,部分原本支持贵由的宗王开始动摇。他们私下里议论:“忽必烈殿下说得有理,若真的开战,我们的利益也将受损。” 忽必烈见时机成熟,便下旨命贵由立即退兵,并将其召至开平府问罪。

贵由接到圣旨后,自知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退兵。他来到开平府,面对忽必烈的斥责,虽心中不服,但也不敢公然反抗。最终,忽必烈念及贵由的身份,只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剥夺了他部分权力。贵由低着头,心中却暗暗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对于萧虎,忽必烈给予了嘉奖,并下旨明确虎卫营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其能够继续守护汉地。萧虎感激涕零,向忽必烈行礼:“臣定当不负殿下重托,誓死守卫汉地!”

然而,贵由与萧虎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化解。贵由回到和林后,表面上收敛了许多,但暗中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次与萧虎一较高下。他秘密训练死士,勾结各方势力,心中不断盘算着复仇计划:“萧虎,下次我定不会让你得逞。”

萧虎也深知,贵由不会善罢甘休,他加强了对汉地的防御,同时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对耶律铸说:“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时刻警惕贵由的反扑。” 他明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只有不断强大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草原与汉地之间,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暗流中涌动,大元帝国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持续的博弈中,面临新的考验。双方都在等待着下一次交锋的机会,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回历 675 年秋,当草原上的草开始泛黄时,大元的权力格局虽暂时稳定,但军权的争夺阴影却始终笼罩着整个帝国。贵由与萧虎,这两位在权力舞台上的对手,如同两头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再次展开激烈的争斗。而大元帝国,也将在这不断的博弈与较量中,走向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