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三月初四,晨雾还未完全散尽,东京城的天空被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所笼罩。
赵翊身着一袭玄色朝服,衣摆上的金线绣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腰间的玉佩随着他的走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他伫立在铜镜前,目光深邃而坚定,抬手仔细整理着冠冕,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庄重。
今日是清明节的休沐日,本应是阖家团圆、踏春赏景的日子,可于赵翊而言,这是一个承载着沉重纪念与无尽追思的重要时刻。
回想起昨日的朝会,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赵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文武百官,声音激昂:“诸位爱卿,我们如今身处的太平盛世,生活安宁幸福,可这一切并非从天而降!
这是无数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他们在沙场上舍生忘死,面对敌人的刀枪毫不退缩,为了保卫大宋的山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我们有何理由忘却他们的奉献与牺牲?明日,我将前往东京城外的英雄纪念碑,拜祭那些为大宋立下不朽功勋的英灵,我期望诸位能一同前往,铭记他们的恩情,铭记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赵翊的话语在朝堂上回荡,激起层层波澜,不少官员听后,眼中满是动容,纷纷拱手领命。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赵翊已跨上那匹枣红色骏马,朝城外疾驰而去。
微风拂过,掀起他的衣袂,宛如一面飘扬的旗帜。
待他抵达英雄纪念碑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一暖。
纪念碑前早已聚集了许多百姓,人群密密麻麻,如同潮水般涌动。
有的手持鲜花,有的神情肃穆,默默伫立。
更让赵翊欣慰的是,大多数朝臣也已提前赶到,整齐地排列在碑前。
赵翊翻身下马,稳步走向纪念碑。
文武百官见状,立刻分列两旁,随后,在赵翊的带领下,众人面向纪念碑,庄重地行三跪九叩之礼。
每一次叩首,都饱含着对英烈们的敬意与追思;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庄重。
现场气氛凝重,唯有微风拂过,吹动着人们的衣袂,发出沙沙的声响。
行完礼后,赵翊向前迈出一步,从侍从手中接过祭文。
他展开祭文,目光扫过纸面,声音洪亮而深沉,开始诵读:
“维靖康元年,岁次丙午,三月初四,大宋皇太子赵翊,率文武百官、黎民百姓,谨以清酒庶馐之奠,致祭于英雄纪念碑前,缅怀为大宋英勇捐躯之英烈:
忆往昔,风云变幻,战火纷飞。
蛮夷犯境,铁蹄肆虐,大宋山河摇摇欲坠,百姓深陷水火。
然我大宋儿郎,挺身而出,无畏生死,奔赴战场。他们或身披重甲,冲锋陷阵,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刀枪;
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凭借智慧与谋略守护家国安宁。
狼牙谷一役,宋军遭遇数倍于己的敌军。
东京保卫战是,更有城外二十几万的百姓英雄赤手空拳和金兵斗争而不畏死。
但将士们毫不畏惧,奋勇杀敌。
箭矢如雨点般飞过,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大地。
无数将士倒下了,却又有更多的人冲上前去,他们用生命扞卫了大宋的尊严,为后续的战略部署争取了宝贵时间。
黄河岸边,为阻止敌军渡河,将士们日夜坚守。
寒风凛冽,条件艰苦,他们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