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议和难题(1 / 2)

燕京城外,寒风凛冽,谈判厅前的积雪在狂风的肆虐下打着旋儿,无情地拍打着廊柱。

韩昉伫立于此,裹紧身上厚重的貂裘,望着谈判厅紧闭的大门,心中满是复杂与不安。因为刚才他已被秦桧问的哑口无言,只能以不舒服为由暂时由他们副使完颜烈继续谈判。此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如同一团解不开的乱麻,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与懊悔。

此刻,他终于深刻领悟到宗弼丞相此前话语中的深意,大宋皇帝赵翊绝非轻易能打发之人,若想达成议和,金国势必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

回想起之前,当宗弼丞相提出大宋皇帝不会轻易放过金国,议和需做好付出高昂代价准备时,韩昉和朝中诸多大臣都不以为然,只当是丞相过于谨慎和担忧。

在他们眼中,大金曾是何等的威风八面,铁骑所到之处,无往不胜,大宋不过是手下败将,如今议和,大宋理应谦卑求和才是。

然而,此刻站在这谈判厅外,韩昉才惊觉自己的无知与盲目。

他缓缓踱步,双手背在身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是他身份的象征,此刻却仿佛变得无比沉重。

他的目光扫过燕京城头飘扬的金国旗帜,曾经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象征着金国的荣耀与威严,可如今,在他眼中,却似有些黯淡无光。

金国满朝文武,大多沉醉在过往的功劳簿上,沉溺于几年前开疆拓土的辉煌时刻,固步自封,丝毫没有察觉到如今大金与大宋之间的差距正越拉越大。

特别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大宋不断革新,新式武器层出不穷,而金国却还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双方的差距已到了难以企及的地步。

而眼下,议和面临的最大难题——那高达5000万黄金的赔偿款,更是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亘在眼前。

韩昉深知,无论如何,金国陛下都绝不可能答应如此巨额的赔偿。

他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无法满足大宋的要求,议和必将破裂,等待金国的又将是怎样的战火与灾难?想到此处,他的脊背一阵发凉,额头上也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寒风中竟感到一丝刺骨的凉意。

他伸手擦拭了一下额头,却又不自觉地握紧拳头,心中满是焦虑与无奈。

与此同时,在大宋军营之中,岳飞正端坐在帅帐之内,神情专注地听着手下人的报告。

当听到秦桧在谈判桌上的出色表现时,他微微一怔,手中握着的茶盏险些滑落。他猛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惊讶与难以置信,“你且细细说来,秦桧当真如此?”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语气中带着急切。

手下人将秦桧在谈判中的种种表现,从言语措辞到应对策略,一五一十地详细禀报。

岳飞一边听,一边微微颔首,脸上的惊讶逐渐被赞叹所取代。

他来回踱步,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心中思绪万千。

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曾经被自己厌恶的秦桧,竟能在谈判桌上有如此出色的表现。

从手下的描述中,他能真切感受到,秦桧不仅言辞犀利、逻辑缜密,将大宋的立场和要求阐述得清晰明了,更是展现出了对大宋的忠诚与担当,无愧于御史中丞的身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岳飞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终于明白,为何陛下坚持要让秦桧担任此次议和代表。

陛下的眼光果然独到,这一招实在是高!秦桧出色的表现,不仅在谈判桌上为大宋争取到了利益,更是巧妙地缓和了朝中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

岳飞心中对秦桧的怨恨,在这一刻竟也悄然减少了几分。

他长叹一声,重新坐回帅位,望着帅帐外摇曳的烛火,心中感慨万千。

若是赵翊此刻在此,想必也会为秦桧的表现拍手叫好。

他给予秦桧这个机会,而秦桧也不负所望,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让他和岳飞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这当真如他所期望的那般,是一箭双雕之计啊!

岳飞伸手轻轻抚摸着案几上的兵书,眼神中满是敬佩与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