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危机终章与希望曙光(2 / 2)

“明白!”苏沉舟和张锐立刻就位。

时间,在秒针的每一次跳动中,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心脏上。00:03:22!

顾沉舟深吸一口气,排除所有杂念,整个心神沉入眼前狂暴的数据洪流之中。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舞动,不再是敲击,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引导。全息投影仪的光芒映亮了他因高度专注而显得异常沉静的脸庞。左侧光幕上,代表张锐破解进度的蓝色光柱艰难而缓慢地爬升着,每一步都伴随着刺耳的防火墙警报;右侧,苏星晚负责的模块,进度同样迟缓,光幕上不断弹出红色的逻辑陷阱警告。中央,顾沉舟自己负责的最核心协议,进度条更是如同凝固。

00:01:59!

“左侧遭遇嵌套迷宫!需要三分钟重新建模!”张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右侧被诱导进入死循环!强行突破会触发熔断!”苏星晚的声音同样凝重。

顾沉舟没有回应。他的目光死死锁住中央光幕上那些疯狂变幻的加密符文。那并非完全陌生的排列!一个模糊的、几乎被遗忘的念头闪电般划过脑海——在那个被摧毁的总部深处,负责人私人终端上,一个被匆匆关闭的文档边缘,似乎闪过几个类似的、被当作装饰边框的几何纹样!那绝非装饰!

“符文!看那些符文的旋转间隙!”顾沉舟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它们不是密码!是密钥的视觉映射!左侧符文,逆时针旋转三次后暂停点对应‘阿尔法’序列!右侧暂停点对应‘欧米伽’!中央……中央是动态平衡点!李哲!把核心能量波动的频率谱同步传输过来!”

李哲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将一组实时跳动的频谱数据发送到顾沉舟的投影光幕上。顾沉舟的手指快如幻影,将捕捉到的符文旋转间隙点,与李哲传来的能量频谱特定峰值点进行强制关联运算。中央光幕上狂暴的数据流仿佛瞬间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新的破解路径如同洪水般奔涌而出!进度条猛地向前冲刺了一大截!

“左侧!坐标锁定!阿尔法序列第三节点,逆向切入!”顾沉舟的指令如同战场上的冲锋号。

“右侧!欧米伽序列末端,峰值对冲!”指令紧随而至。

苏星晚和张锐精神大振,立刻按照顾沉舟指引的全新路径全力突进!

00:00:31!00:00:30!

猩红的数字如同催命的符咒。

“同步指令!准备!”顾沉舟的声音如同绷紧的弓弦。

三人的手指,悬在各自操作台的最终确认键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落在冰冷的操作台表面。

00:00:05!

“执行!”

三根手指,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同时重重落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环形光幕中央,那猩红刺目的倒计时数字,在即将跳向“00:00:04”的瞬间,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扼住,骤然定格!

紧接着,那代表死亡的红光如同潮水般急速退去!

嗡——!

震耳欲聋的能量核心轰鸣声,如同被掐住了喉咙的巨兽,发出一连串不甘的、断断续续的哀鸣,音调越来越低,越来越弱,最终彻底归于死寂。

主控室内所有疯狂闪烁的指示灯,在同一瞬间,齐刷刷地熄灭。只剩下应急照明系统散发出微弱而恒定的白光,将整个空间映照得一片惨淡。

中央光幕上,猩红的倒计时被一行冰冷、巨大、却代表着新生的绿色字符彻底覆盖:

【全局指令生效:最终发射程序终止。所有系统进入安全休眠状态。】

死寂。绝对的、真空般的死寂笼罩了主控室。只有队员们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此起彼伏。几秒钟后,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李哲第一个顺着冰冷的控制台滑坐在地,背靠着金属外壳,胸膛剧烈起伏,脸上却露出了一个疲惫到极点、却又纯粹到极点的笑容。张锐摘下战术头盔,狠狠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油彩,长长地、仿佛要将肺里所有浊气都吐出来般,呼出一口气。苏星晚缓缓站直身体,环视着这座已经彻底失去威胁的钢铁坟墓,最后,目光落在了顾沉舟身上。顾沉舟也正看着她,两人视线在空中交汇,没有语言,只有一种无需言说的、共同跨越深渊后的平静与释然。

当联合行动小组押解着垂头丧气的负责人和大量关键数据撤离那座孤悬海外的钢铁坟墓时,金色的夕阳正将海面染成一片壮丽的金红。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整个世界。

在首都,最高危机应对中心的大厅里,当“发射源已确认瘫痪”的最终报告通过扬声器响彻每一个角落时,死一般的寂静只持续了不到半秒。随即,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欢呼、呐喊、激动的泪水、相互拥抱的撞击声……汇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情感洪流,瞬间淹没了整个空间。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摘下眼镜,用力擦拭着眼角;年轻的文职人员激动地跳起来,撞翻了椅子也浑然不觉;屏幕上,不同国家指挥中心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都在做着同样的动作——击掌、拥抱、喜极而泣。巨大的主屏幕上,代表着全球主要城市神经信号监测点的绿色光点稳定闪烁,一片祥和。这一刻,所有的隔阂、所有的猜疑,都被这劫后余生的巨大喜悦暂时冲垮。

这场几乎将世界拖入深渊的危机,最终成为人类文明一次刻骨铭心的自我洗礼。一个月后,在曾经作为临时指挥中心的国际会议厅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峰会拉开帷幕。巨大的圆形会场座无虚席,各国代表面前的桌签下,压着一份崭新的、墨迹未干的协议草案——《全球危机预警与联合响应框架公约》,它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充满象征意义的名字——“曙光公约”。

“女士们,先生们,”大会主席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肃穆的会场,“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来自深渊的凝视。它用最残酷的方式提醒我们,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存威胁面前,任何国界、任何意识形态的壁垒,都脆弱得不堪一击!”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曙光公约’的诞生,并非出于理想主义的空谈,而是源于鲜血与恐惧淬炼出的最深刻的教训!它意味着情报共享的即时性,意味着技术资源的无壁垒流通,意味着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选择并肩而立,而非各自为战!”

会场内掌声雷动,如同连绵不绝的海潮。闪光灯亮成一片。这份公约,如同一道无形的、却比任何钢铁都更坚韧的纽带,开始将世界的命运更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远离了惊心动魄的全球危机,城市的脉搏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平稳跳动。午后阳光慵懒地透过落地窗,洒在“星尘”咖啡馆熟悉的卡座里,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豆的醇香和甜点的暖香。苏星晚、顾沉舟、李哲、张锐……团队的成员难得地聚齐了。

没有谈论刚刚过去的惊涛骇浪,话题琐碎而温暖。张锐眉飞色舞地描述着家里那只新养的、总爱把拖鞋藏进沙发底下的调皮小狗;李哲则拿出全息相册,投影出妹妹在社区绘画比赛上获奖的作品——一幅色彩明亮、充满童真的向日葵,阳光仿佛要穿透投影倾泻出来。妹妹依偎在李哲身边,笑容灿烂,眼神清澈,曾经笼罩的阴霾已彻底消散。顾沉舟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句关于某个冷门古籍修复技术进展的话。

苏星晚捧着温热的咖啡杯,目光扫过同伴们轻松谈笑的脸庞,最后落在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阳光正好,行人步履从容,孩子们在街角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穿透玻璃。一个年轻的父亲蹲下身,耐心地帮学步的孩子整理弄歪的帽子。街对面书店的橱窗里,摆放着新出版的科普读物。平凡生活的气息,如此真实而醇厚地包裹着她。

顾沉舟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咖啡馆角落悬挂的小型公共信息屏,上面正无声播放着一则科技简讯快报:“……据悉,在近期联合行动中回收的部分生物神经交互技术资料,经‘曙光公约’框架下多国实验室谨慎评估与伦理审查,其底层无害化应用模块,有望在重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画面切换,是某个前沿医疗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场景。苏星晚也注意到了这则简讯,她的视线从屏幕移向顾沉舟,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桌面投下温暖的光斑,也照亮了顾沉舟眼底深处一丝复杂难辨的微光。无人岛上那些冰冷的钢铁、疯狂的野心、濒临崩溃的倒计时……此刻都已被这喧闹的人间烟火温柔地覆盖。然而,就在这宁静之下,那些被回收的技术碎片所蕴含的、足以颠覆认知的力量,如同深埋的种子,其未来会长成救赎的树苗,还是未知的荆棘,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此刻,阳光正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