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线索的深入分析(1 / 2)

夜色沉沉,寒风依旧在窗外呼啸。黄蟹坐在主控中心的会议桌前,手里捏着那张写着“时机已到”的纸条,眼神像是被冻住了一样,一动不动。

助理站在他身后,轻声问:“老板,我们现在要开始整理线索了吗?”

黄蟹回过神来,把纸条随手夹进笔记本里,伸了个懒腰,“当然得整,不然我冒着零下四十度出门是去遛弯儿的?”

“您倒是挺有觉悟。”助理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已经通知大家了,十分钟后会议室集合。”

“好嘞。”黄蟹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雪渣,“顺便帮我泡杯热饮,记得加双份糖——我这脑细胞都快被冻成冰棍了。”

十分钟后,五名队员准时出现在会议室,个个脸上都带着点没睡醒的倦意,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紧张劲儿。

“各位辛苦啦!”黄蟹精神抖擞地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合成咖啡,“我知道你们都想回去补觉,但咱们现在手头可攥着几块烫手山芋,不处理完,谁也别想安稳睡觉!”

“老板,你确定这不是你不想一个人加班的理由?”狙击手一边打哈欠一边吐槽。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黄蟹假装生气地瞪了她一眼,“这是团队精神!”

技术员翻了个白眼,默默打开终端,“说正事吧,我们已经把从废弃观测站带回来的数据导入系统了。”

“很好!”黄蟹一拍桌子,“咱们先来理清楚,这次调查到底发现了什么线索。”

第一幕:线索分类进行时

大屏幕上投影出一张巨大的信息网,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标签。

“这些就是我们在观测站找到的关键信息。”技术员指着屏幕说道,“包括日志记录、加密通讯片段、还有……那个外套口袋里的纸条。”

“没错。”黄蟹点头,“这些东西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我们只要按逻辑分类,就能看出门道。”

他拿起一支激光笔,在屏幕上画出三个区域:

“第一类,时间线相关;第二类,地点关联;第三类,人物行为分析。”

“老板,你是打算写论文吗?”侦察员忍不住问道。

“差不多。”黄蟹一本正经地说,“只不过这篇论文的主题叫《如何揪出隐藏在暗处的小老鼠》。”

众人:“……”

接下来两个小时,整个会议室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信息工厂。三人小组分别从不同角度交叉比对数据,技术员不断调取历史档案进行对照。

突然,技术员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皱眉看着屏幕。

“怎么了?”黄蟹凑过去。

“这里有一条记录,提到了‘旧文明残余力量’,而且标注的时间是在合作项目启动前三天。”

空气瞬间安静了几秒。

“也就是说……”助理缓缓开口,“他们在我们正式开工之前就已经盯上这个项目了?”

“看来是早有预谋啊。”黄蟹眯起眼睛,“他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时机已到。”狙击手低声重复了一遍纸条上的内容。

黄蟹嘴角微微扬起,“嗯,看来咱们这位神秘朋友还挺讲究仪式感。”

第二幕:数据碰撞与意外发现

随着分析深入,系统的运算压力越来越大,屏幕上时不时跳出“资源不足”的提示。

“老板,再这么跑下去,主机怕是要冒烟了。”技术员苦着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