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蟹站在风雪呼啸的临时指挥帐篷前,看着眼前一串串跳动的数据,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天气……”他嘀咕了一句,“比我老家冬天外卖超时还要恶劣。”
赵远舟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份刚传回来的路线报告:“主干道封了,备用路线有塌方迹象。距离中转站A3还有四小时,现在调头都来不及。”
“调头?那可不是我的风格。”黄蟹嘴角一扬,手腕一翻,系统界面在他眼前展开,“百倍暴击系统,启动!扫描备用路线,标记安全通道。”
【叮——】
熟悉的提示音响起,紧接着是机械感十足的播报声:
【已启动地形扫描模式,预计耗时2分30秒,请保持设备稳定】
“稳得很。”黄蟹把平板往桌上一拍,转身大喊,“工程队!准备上车,等我数据出来就出发!”
“老大,无人机还能飞吗?”一名操作员凑过来问。
“能飞!”黄蟹咧嘴一笑,“不仅飞,还得飞得漂亮!暴风雪越大,越能体现咱的技术含量。”
“可这不是要拿它当诱饵吗?你不是说之前探测到热源信号?”
“对啊。”黄蟹眨眨眼,“那就让它去‘打招呼’呗。”
几分钟后,系统完成扫描,地图上清晰标出了一条勉强可用的通道,旁边还闪烁着一个红点。
“东侧山丘,那个热源还在。”黄蟹指着屏幕,“别理它,先走我们的路。”
“真不管?”赵远舟皱眉。
“管不了。”黄蟹耸肩,“现在最重要的是A3中转站。物资不送到,别说联盟士气,连我晚饭都没着落。”
于是,在风雪中,一支由三辆装甲运输车、五名工程兵和两架无人机组成的队伍,踏上了这条被判定为“勉强能走”的备用路线。
结果,刚走到一半,问题来了。
“报告!”前方传来急促的声音,“塌方比预估严重,现场至少需要两小时清理时间!”
“两小时?”黄蟹看了眼表,“我们只剩三个半小时了。”
他咬牙一想,果断下令:“无人机空投部分关键物资过去,优先保障医疗模块和通讯设备。”
“明白!”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整个团队像开了挂一样忙碌起来。
有人在前面清障,有人在后面装货,还有人在天上遥控无人机玩起了“空中快递”。
最终,所有物资准时抵达A3中转站。
“好家伙。”黄蟹站在中转站门口,搓着手哈气,“这一趟跑下来,比我当年一天送十八单外卖还累。”
赵远舟递给他一瓶热水:“你还挺拼。”
“那是,咱可是专业的。”黄蟹接过水,一边喝一边看监控画面,“不过话说回来,那热源信号到底是个啥?”
画面里,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算了,先不管它。”黄蟹摆摆手,“咱们还有下一个任务。”
北方战线补给模块的调试现场,气氛比刚才更紧张。
“接口完全不兼容!”技术人员抓耳挠腮,“这玩意儿根本接不上,再这样下去,明天也完不成输送任务。”
“让我看看。”黄蟹挤进人群,低头一看,果然,两个能源接口就像两个互不搭理的冤家,死活不肯“握手言和”。
“这是谁设计的?”他忍不住吐槽,“难道是幼儿园小朋友画的设计图?”
“不是,是上个月刚从南方区调来的工程师搞的。”有人小声回答。
“嗯……”黄蟹摸着下巴沉思片刻,突然打开系统界面,“百倍暴击系统,分析接口参数,生成适配程序。”
【正在分析……】
【匹配成功,生成临时适配方案,请确认执行】
“确认。”
下一秒,屏幕上跳出一组复杂的数据代码。
“行了。”黄蟹把代码抄下来递给旁边的机械师,“照这个改。”
“这么快?”机械师惊讶。
“不然呢?”黄蟹挑眉,“你以为我是靠运气混到今天的?”